《清词菁华》:稚廉于词坛小有名而毁多誉少。《相见欢》一阕,状双髻憨态可掬
,在有意无意间,传神恰到好处,不可谓非妙手。吴翌凤玉楼春
空园数日无芳信,恻恻残寒犹未定。柳边丝雨燕归迟,花外小楼帘影静。凭栏渐
觉春光暝①,怅望碧天帆去尽。满?②芳草不成归,斜日画桥烟水冷。
【作者简介】
吴翌凤字伊仲,号枚庵,江苏吴县人。嘉庆时之诸生,客游楚南,垂老始归。所撰
《吴梅村诗集笺注》,能正旧注之失,盛行于世。著有《与稽楼丛稿》、《曼香词
》等书。【注释】①暝:幽晦,昏暗。②?:同“堤”。【评解】
此词上片写景;下片写人。景与人融为一体。春寒料峭,双燕归迟。柳边丝雨,花
外小楼,帘影人静。凭栏怅望,征帆去尽,只见芳草满?,画桥水冷。全词工巧和
婉,清新雅丽,语言美,意境亦美。【集评】谭献:《箧中词》俊绝。
《清词菁华》:翌凤词时出奇意,自然流丽。临江仙
客睡厌听深夜雨,潇潇彻夜偏闻。晨红太早鸟喧群。霁痕才着树,山意未离云。
梅粉堆阶慵①不扫,等闲过却初春。谢桥新涨碧粼粼。茜衫②毡笠子,已有听泉人
。【注释】①慵:懒。②茜衫:红衫。【评解】
此词上片写雨后春景。夜雨初晴,群鸟声喧。霁痕着树,山未离云。下片写雨后听
泉。已过初春,落梅满阶。谢桥新涨,碧波粼粼。茜衫毡笠,听泉有人。全词幽雅
清新,流丽自然。表现了作者超然的风度与韵致。【集评】
《清词菁华》:《临守江仙》“客睡厌听深夜雨”一阕,丰神高朗,超绝时流,其
结句风格,直入北宋矣。吴锡麒长相思以书寄西泠①诸友,即题其后
说相思,问相思,枫落吴江②雁去迟。天寒二九时。
怨谁知?梦谁知?可有梅花寄一枝?雪来翠羽③飞。【作者简介】
吴锡麒字圣徵,号?人,钱塘(今浙江杭州市)人。乾隆四十年中进士,官至国子
监祭酒。著有《有正味斋词》。【注释】①西泠:西泠桥,在杭州西湖。
②吴江:县名,在江苏南部。亦为吴淞江的别称。③翠羽:翡翠鸟。【评解】
这是一首题赠词。上片就枫落吴江,感物思人,点出天寒和相思。相传雁能传书,
故写实景而意含双关。下片倾诉思念的深情,切盼友人讯息。末句当是想象中的西
泠雪景,与“枫落吴江”回映,倍增两地相思之苦。全词情真意切,宛转有致。
临江仙夜泊瓜洲
月黑星移灯屡闪,依稀①打过初更。清游如此太多情。豆花凉帖地,知雨咽虫声。
渐逼疏蓬风淅淅②,几家茅屋都扃③。茨茹荷叶认零星。不知潮欲落,渔梦悄然
生。【注释】①依稀:仿佛。②淅淅:微风声。③扁:关闭。【评解】
此词首两句点明时刻,以下写景,呈现出一片朦胧夜色。
荒村人静,遂觉茨菇荷叶,凡舟中所能辨识者莫不饶有诗趣。
“渔梦”语双关,可解作静极欲眠,亦可释为隐遁之想。“凉帖地”之“凉”字,
“咽虫声”之“咽”字,均可见作者体物炼字之工。【集评】
《清词菁华》:锡麒骈文与诗,均乏空灵高致,惟词却能萧疏流利,如秋雨梧桐。
少年游
江南三月听莺天,买酒莫论钱。晚笋余花,绿阴青子,春老夕阳前。欲寻旧梦前
溪去,过了柳三眠。桑径人稀,吴蚕①才动,寒倚一梯烟。【注释】
①吴蚕:吴地盛养蚕,因称良蚕为吴蚕。【评解】
江南三月,红瘦绿肥,莺啼蝶飞,春光老去。欲寻旧梦,再到前溪,柳过三眠,桑
径人稀。结句“寒倚一梯烟”,极有情致,耐人寻味。全词风流秀逸,流丽自然。
菩萨蛮
春波软荡红楼水,多时不放莺儿起。一样夕阳天,留寒待禁烟①。已是人消瘦,
只此情依旧。可奈别离何,明朝杨柳多。【注释】
①禁烟:寒食节。古代逢此节日,禁止烟爨。亦称禁火。【评解】
此词写春怨。上片写景。春波软荡,碧水红楼。下片写人因别离而消瘦。情思缠绵
,温柔含蓄。全词轻柔俊雅,别样风流。
婉约词二十一
左辅浪淘沙曹溪驿①折桃花一枝,数日零落,裹花片投之涪江,歌此送之。
水软橹声柔,草绿芳洲。碧桃几树隐红楼。者是②春山魂③一片,招入孤舟。乡
梦不曾休,惹甚闲愁?忠州过了又涪州⑤。掷与巴江⑥流到海,切莫回头。
【作者简介】
左辅字仲甫,一字蘅友,号杏庄,江苏阳湖(今江苏武进)人。乾隆五十八年进土
。
曾在安徽任知县。官至湖南巡抚。著作有《念宛斋词》一卷及《念宛斋诗、古文、
书、牍》等五类。【注释】①曹溪驿:与下文忠州、涪州均在四川。
②者是:这是。③春山魂:指桃花。④忠州:今四川忠县。
⑤涪州:今四川涪陵。⑥巴江:指长江川东一段。【评解】
此词写乡思之情。词人羁旅巴山蜀水之间,故以桃花一枝掷入巴江,希望他带着自
己的悠悠乡梦流向大海。全词写得宛转含蓄,或当另有寓意。【集评】
谭献《箧中词》:所感甚大。汪懋麟误佳期闺怨
寒气暗侵帘幕,孤负①芳春小约。庭梅开遍不归来,直恁②心情恶。独抱影儿眠
,背看灯花③落。待他重与画眉④时,细数⑤郎轻薄。【作者简介】
汪懋麟字季角,号蛟门,江苏江都人。康熙六年进士,官至刑部主事。入史馆,充
纂修官。著有《锦瑟词》三卷。【注释】
①孤负:一作“辜负”,对不住良辰美景或他人的好意。②恁:那么。
③背看灯花:不看灯花。相传油灯芯将烬,结成花朵形,是有喜事来临的吉兆。但
闺中人屡见灯花,并不见心上人回来,因而不再看它。
④画眉:汉代京兆尹张敞为妇画眉故事。⑤细数:列举诸事责怪他。【评解】
此词上片伤久别。寒气暗侵,徒负芳春。庭梅开遍,恨久别不归,此心情之所由恶
也。下片怨独居。抱影独眠,灯花空结,现况实感无聊。而画眉有待,来日必将细
数其轻薄无情。一片痴情,百般刻画,谱入弦管,凄怨动人。
郑燮满江红思家①
我梦扬州,便想到扬州梦我。第一是隋堤绿柳,不堪烟锁。潮打三更瓜步②月,雨
荒十里红桥③火。更红鲜冷淡不成圆,樱桃颗。何日向,江村躲;何日上,江楼
卧。
有诗人某某,酒人个个。花径不无新点缀,沙鸥颇有闲功课。将白头供作折腰人,
将毋左④。【作者简介】
郑燮字克柔,号板桥,江苏兴化人。乾隆元年进士,官山东潍县知县。因得罪上司
,他就“扯碎状元袍,脱却乌纱帽”(《道情十首》),重回扬州卖画。他是著名
画家,扬州八怪之一。诗、词、书法均佳。词作有《板桥词钞》一卷。【注释】
①思家:这里指扬州。②瓜步:瓜步山。在**东南,南临大江。
③红桥:在扬州城西北二里。是扬州游览胜地。
④“将白”二句:是说以白发苍苍的自己,作一个没有出息的人,这将不是不合适
的计划吧。折腰人:此处是作者自谦,也是愤激之反语。左:左计,不适当的策划
。【评解】此词抒写了对扬州的怀念,也透露了对仕宦生活的厌倦。
上片着意描写扬州风景名胜,令人神往。下片抒写对重返扬州的生活展望。全词平
易浅近而内含丰富,感情真挚,颇具特色。顾彩相见欢
秋风吹到江村,正黄昏,寂寞梧桐夜雨不开门。
一叶落,数声角,断羁魂,明日试看衣袂①有啼痕。【作者简介】
顾彩字天石,一字湘槎,号补斋,别号梦鹤。江苏无锡人。生活于康乾时期,著有
《鹤边词》一卷。【注释】①袂:衣袖。【评解】
这首小词抒写秋夜相思。梧桐夜雨,秋风落叶,数声画角,欲断羁魂。结句“明日
试看衣袂有啼痕”,宛转含蓄地透露了相思之情。全词缠绵婉曲,清雅自然。
【集评】《清词菁华》:彩词轻俊中时有妙解。侯文曜虞美人影松峦峰①
有时云与高峰匹,不放松峦历历②。望里依岩附壁,一样黏天碧。有时峰与晴云
敌,不许露珠轻滴。别是娇酣颜色,浓淡随伊力。【作者简介】
侯文曜字夏若。康熙间江苏无锡人。著有《鹤闲词》、《巫山十二峰词》各一卷。
【注释】
①松峦峰:山名,浙江遂昌、河北平泉、辽宁锦州等地均有之,此处可能指浙江。
②历历:清楚貌。【评解】
此词咏山岚云雾变幻奇观。上片以云为主,下片以山为主。各以“有时”两字作领
,叙次井然,奕奕有神。全词以拟人手法,写得清新别致,和婉多姿。
凌廷堪点绛唇春眺
青粉墙西,紫骢①嘶过垂杨道。画楼春早,一树桃花笑。前梦迷离②,人远波声
小。年时到,越溪云杳,风雨连天草。【作者简介】
凌廷堪字次仲,安徽歙县人。乾隆五十八年进士,官宁国府教授。
著有《梅边吹笛谱》二卷。【注释】①紫骝:良马名②迷离:模糊。【评解】
此词抒写春日感怀。上片写眼前景色。垂杨道上紫骝嘶过。画楼春早,一树桃花。
下片抒怀人之情。前梦迷离,征帆远去。波声渐小。芳草连天,越溪云杳。全词曲
折含蓄,和婉工丽。【集评】
《清词菁华》:廷堪精研音律,填词持律独细,惟郑文焯差堪同语。
《点绛唇》气韵高妙,卓然双绝。张惠言相见欢
年年负却①花期!过春时,只合②安排愁绪送春归。
梅花雪,梨花月,总相思。自是春来不觉去偏知。【作者简介】
张惠言原名一鸣,字皋文。江苏武进人。嘉庆四年进士。官翰林院编修。著有《茗
柯文集》及《茗柯词》。为常州词派之开山。【注释】①负却:犹辜负。
②只合:只得,只当。【评解】
此词写春过惜春。作者以惋惜的心情埋怨自己年年错过花期。看似信手拈来,却是
耐人寻味。“春来不觉去偏知”一句,更揭示了人之常情,即诸事往往在时过境迁
之后,才倍觉珍贵。春如此,人生亦如此。全词语浅意深,新颖自然。【集评】
谭献《箧中词》:信手拈来。风流子出关见桃花
海风吹瘦骨,单衣冷、四月出榆关。看地尽塞垣①,惊沙北走;山侵溟渤②,叠障
③东还。人何在?柳柔摇不定,草短绿应难。一树桃花,向人独笑;颓垣短短,曲
水湾湾。东风知多少?帝城三月暮,芳思都删④。不为寻春较远,辜负春阑⑤。
念玉容⑥寂寞,更无人处,经他风雨,能几多番?欲附⑦西来驿使,寄与春看。
【注释】①塞垣:指塞外,古代称长城以北为塞外。垣:墙。
②溟渤:指渤海。侵:近。
③叠障:此处指长城。叠:重叠。障:指在边塞险要处作防御用的城堡。还:环
。④删:削除。⑤春阑:春残。⑥玉容:指桃花。⑦欲附:打算托附。
【评解】
此词描写塞外天寒春晚的情景。京师已是春意阑珊,而关外仍是“柳柔”、“草短
”,只有“一树桃花,向人独笑”。词中有意用“一树桃花”反衬关外天冷花稀的
荒凉景色。
上片写在关外见到桃花的欣喜心情。下片由塞北的桃花,联想到京城春色已暮,于
是更增惜春之意。全词取材新颖,构思精巧。起伏跌宕,委婉曲折。“一树桃花,
向人独笑”尤为传神之笔。【集评】
《清词菁华》:惠言为常州词派之创始人,变浙东末流,归于风雅,厥功甚伟。
钱枚忆王孙
短长亭子短长桥,桥外垂杨一万条。那回临别两魂销,恨迢迢,双桨春风打暮潮。
【作者简介】钱枚字枚叔,号谢庵,浙江杭州人。嘉庆四年进士。官吏部主事。
诗词兼善。著有《微波词》一卷。【评解】
此词构思新颖,词风自然流畅。层层写来,极富情韵。【集评】
《清词菁华》:枚饲笔长于逐层推演,渐进益深,具有剥蕉抽茧功夫。如《忆王孙
》,正是此种笔法之具体表现,故是中期词坛能手。董士锡虞美人
韶华①争肯偎人住?已是滔滔去。西风无赖②过江来,历尽千山万水几时回?秋
声带叶萧萧落,莫响城头角!浮云遮月不分明,谁挽长江一洗放天青?
【作者简介】
董士锡字晋卿,一字埙甫,江苏武进人。嘉庆副贡生。从其舅张惠言学,工古文、
诗、赋,兼善填词。著有《齐物论斋集》,其中《齐物论斋词》一卷。【注释】
①韶华:光阴。②无赖:调皮,狡狯。对西风的拟人描写。【评解】
秋之为气悲,但亦不知悲从何来。于是怨西风,惧角鸣,恨浮云遮月,总之均是莫
可名状的惆怅。此词即表达此种悲秋的困惑之情。虽是文人感时兴悲的积习所致,
但也确是人生中常见的普遍情绪,为抒情文学所不废。木兰花慢武林归舟中作
看斜阳一缕,刚送得,片帆归。正岸绕孤城,波回野渡,月暗闲堤。依稀是谁相忆
?但轻魂如梦逐烟飞。赢得双双泪眼,从教?①尽罗衣。江南几日又天涯,谁与
寄相思?怅夜夜霜花,空林开遍,也只侬知。安排十分秋色,便芳菲总是别离时。
惟有醉将??②,任他柔橹③轻移。【注释】①?:污染。②??:名酒。
③柔橹:船桨,也指船桨轻划声。【评解】
此词抒写舟中感怀。上片写舟中所见所感,着意景物描写。一缕斜阳,送却归帆。
岸绕孤城,波回野渡,月暗闲堤。
惟觉轻魂如梦,不禁泪?罗衣。下片写所感所思,着意写人。
结句“惟有醉将??,任他柔橹轻移”,生动地描写了人物心情。全词轻柔宛转,
缠绵含蓄,辞语工丽,意境亦美。周济蝶恋花
柳絮年年三月暮,断送莺花,十里湖边路。万转千回无落处,随侬只恁①低低去。
满眼颓垣欹②病树,纵有余英,不值风姨③炉。烟里黄沙遮不住,河流日夜东南
注。【作者简介】
周济字保绪,号未斋,一号止庵,别号介存。江苏荆溪(今江苏宜兴)人。嘉庆十
年进士。官淮安府学教授。著有《介存斋词》。【注释】①恁:如此。
②欹:斜,倾倒。③风姨:风神,泛指风。【评解】
此词写暮春景色,抒惜春情怀。暮春三月,柳絮纷飞,万转千回,落向何处?眼前
春老花残,颓垣病树,时光如流水,“日夜东南注”。全词构思精巧,含蕴颇深。
语言美,意境亦美。【集评】
蒋敦复《芬陀利室词话》卷一:读之,是真得“意内言外”之旨。
曹雪芹唐多令柳絮粉堕百花洲①,香残燕子楼②。一团团、逐队成球。
飘泊亦如人命薄:空缱绻③,说风流④。草木也知愁,韶华竟白头。叹今生、谁
舍谁收!嫁与东风春不管⑤:凭尔去,忍淹留!【作者简介】
曹雪芹,名?,字梦阮,号雪芹、芹圃、芹溪,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,《红
楼梦》的作者。兼善诗、词、戏曲。在《红楼梦》中,他常常通过诗词塑造人物形
象,突出人物性格,具有极高的艺术性。【注释】
①粉堕:形容柳絮飘落。百花洲:指百花盛开处。
②燕子楼:相传是唐代女子关盼盼所居之处。这里泛指女子所居的“绣楼”。
③缱绻:情意深挚,难舍难分。④说风流:意即空有风流之名。
⑤“嫁与东风”句:柳絮被东风吹落,春天不管。自喻无家可依、青春将逝而无人
同情。【评解】
曹雪芹巧妙地通过林黛玉对柳絮的吟咏,抒写对未来悲剧的预感。自己的命运也将
要象柳絮那样飘泊不定,不知是“谁舍谁收”。“嫁与东风春不管:凭尔去,忍淹
留!”倾诉了无依无靠、无力掌握自己命运的悲哀。全词以拟人化手法,抒写内心
的孤独与悲伤。凄楚哀婉,感人至深。高鹗南乡子戊申秋隽,喜晤故人
甘露洒瑶池①,洗出新妆换旧姿。今日方教花并蒂,迟迟②,终是莲台③大士慈。
明月照相思,也得?娥念我痴。同到花前携手拜,孜孜④,谢了杨枝⑤谢桂枝。
【作者简介】
高鹗,字兰墅,别号红楼外史,祖籍辽宁铁岭,清兵入关后,流寓北京。汉军镶黄
旗内务府人。乾隆五十三年中举后,又终于金榜题名,中了进士。喜填词,词风颇
近五代“花间”。著有《高兰墅集》、《砚香词》。他曾与程伟元补订《红楼梦》
后四十回。【注释】
①甘露:古人认为国君德至大,和气盛,则甘露降。瑶池:古代传说中西王母所
居宫阙中的地方。这里似指宫廷。②迟迟:久远。
③莲台:佛语,莲华之台座。大士:菩萨之通称。④孜孜:殷勤恭谨貌。
⑤杨枝:佛徒净齿之具。桂枝:唐以来传说月中有桂,登科为月中折桂枝。本词
语意双关:因佛门助他与故人畹君相会,故谢杨枝;又庆幸中举,故谢桂枝。
【评解】
此词写于乾隆五十三年秋、高鹗中顺天乡举时与恋人畹君久别相会的情景。作者科
举得意之时,又与所恋之人久别重逢,天从人愿。字里行间透露出由衷的欣喜之情
。全词写得情真意挚,缱绻缠绵,雅丽和婉。苏幕遮送春
日烘晴,风弄晓,芍药荼?①,是处撄②怀抱。倦枕深杯消不了,人惜残春,我道
春归好。絮从抛,莺任老,拼作无情③,不为多情恼。日影渐斜人悄悄,凭暖栏
杆,目断游丝袅。【注释】①萘?:名花。②撄:触动。
③“拼作无情”句:当是反用苏轼《蝶恋花》的“笑渐不闻声渐悄,多情却被无悄
恼”。【评解】
此词抒写了作者对春归的看法。眼前春光明媚,春花撩人。而“人惜残春,我道春
归好”。一任絮飞莺老,“拼作无情,不为多情恼”。全词写得新颖别致,艳丽多
姿而又不落俗套。青玉案
丝丝香篆①浓于雾,织就绿阴红雨。乳燕飞来傍莲幕②,杨花欲雪,梨云如梦,又
是清明暮。屏山遮断相思路,子规啼到无声处。鳞瞑羽迷③谁与诉。好段东风,
好轮明月,尽教封侯误。【注释】
①香篆:香上刻有记时间的篆文。此处言燃着后的香篆,散出比雾还浓的烟。
②莲幕:亦作“莲花幕”。唐韩?《寄湖南从事》诗:“莲花幕下风流客,试与温
存遣逐情。”
③鳞瞑羽迷:这句的意思是鱼雁瞑迷,不能为我传书,思念之情向谁诉说呢?
【评解】
此词抒写闺中怀人之情。上片写景。香篆雾浓,“织就绿阴红雨”。燕傍莲幕,杨
花似雪,梨云如梦,清明即将过去。
下片写春闺怀人。鱼雁鲜通,此情谁诉?辜负了春风明月,大好时光。于是“悔教
夫婿觅封侯”的思想感情,便自然地流露出来。全词委婉缠绵,?艳多姿。
项鸿祚减字木兰花
春夜闻隔墙歌吹声阑珊①心绪,醉倚绿琴相伴住。一枕新愁,残夜②花香月满楼。
繁笙脆管,吹得锦屏春梦远。只有垂杨,不放秋千影过墙。【作者简介】
项鸿祚字莲生,原名继章,改名廷纪。浙江钱塘(今浙江杭州市)人。道光十二年
(1832)中举,卒于道光十五年。文人祚薄,哀动词坛。鸿祚一生,大似纳兰性德
。他与龚自珍同时,为西湖双杰。著有《忆云词甲乙丙丁稿》四卷。【注释】
①阑珊:哀残。此处形容人物情绪。②残夜:夜将尽。【评解】
残夜花香,月满西楼,醉倚绿琴,无人相伴。一枕新愁,心绪阑珊。而繁笙脆管,
隔墙传来,使人难于入梦。结句“只有垂杨,不放秋千影过墙”,含蓄地透露了诗
人“一枕新愁”辗转反侧的忧郁情怀。这首小令,细腻地抒写了作者此时的情怀。
缠绵委婉,意境清新,词中有画,画中寄情。【集评】
谭献《箧中词》:莲生,古之伤心人也!荡气回肠,一波三折,有白石之幽涩而去
其俗,有玉田之秀折而无其率,有梦窗之深细而化其滞,殆欲前无古人。……以成
容若之贵,项莲生之富,而填词皆幽艳哀断,异曲同工,所谓别有怀抱者也。
清平乐池上纳凉
水天清话①,院静人销夏。蜡炬风摇帘不下,竹影半墙如画。醉来扶上桃笙②,
熟罗扇子凉轻。一霎荷塘过雨,明朝便是秋声。【注释】①清话:清新美好。
②桃笙:指竹席。据说四川闽中万山中,有桃笙竹,节高而皮软,杀其青可作簟,
暑月寝之无汗,故人呼簟为桃笙。【评解】
此词写夏夜在庭院荷塘边乘凉的情景。上片写夜的宁静清幽,下片刻画乘凉时的心
情。夏末纳凉,临水扶醉,听荷塘一阵雨过,想到过了今夜,这声音即将变作秋声
。自是词人体物感时情怀,然于闲适中亦微含愁意。作者善于以传神之笔,抓住刹
那间的愁情,描绘出如画的境界。【集评】
《清词菁华》:鸿祚词境,萧凉哀怨,好不胜情。太常引客中闻歌
杏花开了燕飞忙,正是好春光。偏是好春光,者①几日、风凄雨凉。杨枝②飘泊
,桃根③娇小,独自个思量。刚待不思量,吹一片、箫声过墙。【注释】
①者:犹“这”。②杨枝:唐诗人白居易侍妾樊素,因善歌《杨柳枝》得名。
③桃根:晋代王献之妾桃叶之妹。【评解】
项鸿祚被人称为“别有怀抱者”,其词往往一波三折,“辞婉而情伤”。此词上片
先写杏放燕飞,春光大好,继以“偏是”转至“风凄雨凉”;下片写柳飘桃小,独
自思量,继以“刚待”折入“箫声过墙”;委婉曲折,乍断又继。末三句意与李清
照《一剪梅》“此情无计可消除,才下眉头,却上心头”正同。龚自珍如梦令
紫黯红愁无绪,日暮春归甚处?春更不回头,撇下一天浓絮①。春住!春住!?②
了人家庭宇。【作者简介】
龚自珍一名巩祚,字尔玉,一字?人,号定?,别号羽?山民。浙江仁和(杭州市
)人。道光九年进士。宫礼部主事。生平著作甚富,已刊者有《定?诗文集》、《
定?词》等。【注释】①浓絮:指柳絮。
②?(yuè):色败坏。污迹。五代韦庄《应天长》词:“想得此时情切,泪沾
红袖?。”【评解】
东君无情,一时间姹紫嫣红皆黯然失色。而春光却不顾人们的挽留和叹息,仍抛下
满天白絮,径自离去,以至作者急得连声呼唤“春住”。惜春之情,溢于言表。
【集评】谭献《复堂日记》:词绵丽飞扬,意欲合周、辛而一,奇作也。
浪淘沙写梦
好梦最难留,吹过仙洲,寻思依样①到心头。去也无踪寻也惯,一桁②红楼。中
有话绸缪③,灯火帘钩,是仙是幻是温柔。独自凄凉还自遣,自制离愁。
【注释】①依样:照原样。句意即欲重温旧梦。②一桁:一排。桁犹“行”。
③绸缪:犹缠绵,形容情深意挚。【评解】
梦境在古代诗词中往往写得生动逼真,瑰丽多姿。诗人把现实生活中无法倾诉的痴
情,运用“写梦”的艺术手法,真实地展现出来。这首小词,即是作者自写旧日的
艳遇。
下片首三句,当是重温旧梦。歇拍为“梦醒”时语,不论其有无寄托,均可称为佳
作。【集评】谭献《箧中词》:定公能为飞仙、剑客之语,填词家长爪梵志也。
昔人评山谷诗,“如食蝤蛑,恐发风动气”,予于定公词亦云。减字木兰花
偶检丛纸中,得花瓣一包,纸背细书辛幼安“更能消几番风雨”一阕,乃是京师悯
忠寺海棠花,戊辰暮春所戏为也,泫然得句。
人天无据,被依留得香魂①住。如梦如烟,枝上花开又十年!十年千里,风痕雨
点斓斑里。莫怪怜他,身世依然是落花。【注释】①香魂:指落花。【评解】
十年一梦,落花犹存,回首往事,感慨万千。此词作者借咏落花以抒怀。“风痕雨
点斓斑里,身世依然是落花”。委婉多情,含蕴无限。虽是一首小词,却写得真挚
感人,情韵悠长。在感情上引起读者的共鸣,在艺术上给人以美的享受。
蒋春霖卜算子
燕子不曾来,小院阴阴雨。一角阑干聚落花,此是春归处。弹泪别东风,把酒浇
飞絮。化了浮萍①也是愁,莫向天涯去。【作者简介】
蒋春霖字鹿潭,江苏江阴人。后居扬州。生于嘉庆二十三年,卒于同治七年,早年
工诗,中年一意于词。著有《水云楼词》。【注释】
①化了浮萍:《本草》谓浮萍季春始生,或云为杨花所化。【评解】
燕子未来,小院阴雨,落花委地,春归冥然,景象已十分凄清;更兼之东风飞絮,
把酒弹泪,愈见身世飘零之感。此词上片着意描写残春景色,下片侧重抒写愁情。
状物逼真,风格凄婉,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。【集评】
陈廷焯《白雨斋词话》:鹿潭穷愁潦倒,抑郁以终,悲愤慷慨,一发于词,如《卜
算子》云云,何其凄怨若此。浪淘沙
云气压虚栏,青失遥山,雨丝风絮一番番。上巳①清明都过了,只是春寒。华发
已无端②,何况花残?飞来蝴蝶又成团。明日朱楼人睡起,莫卷帘看。【注释】
①上巳:阴历三月上旬的巳日。古代郑国风俗,三月上巳,至臻、洧二水执兰招魂
,祓除不祥。②无端:无故。【评解】
此词上片写雨丝风絮,春寒不断;下片折入雨后花残,飞蝶成团,亦是伤春之意。
其中可能寄寓作者“感时伤事”、“人才惰窳”之叹。前人曾有评论。【集评】
谭献《箧中词》:郑湛侯为予言:“此词本事,盖感兵事之连结,人才之惰窳而作
。”
朱孝臧手批《箧中词》:水云词,尽人能诵其隽快之句,嘉、道?名家,可称巨擘
。鹧鸪天
杨柳东塘细水流,红窗睡起唤晴鸠。屏间山压眉心翠,镜里波生鬓角秋。临玉管
①,试琼瓯②,醒时题恨醉时休。明朝花落归鸿尽,细雨春寒闭小楼。【注释】
①玉管:毛笔的美称。②琼瓯:美酒。【评解】
此词借景抒情。上片写景。东塘杨柳,春波细流,红窗睡起,枝上鸣鸠,山压翠眉
,鬓角生秋。下片抒情。时临玉管,或试琼瓯,醒时题恨,醉时便休。“明朝落花
归鸿尽,细雨春寒闭小楼。”既为全词添姿生色,又在有意无意之间微露惜春之意
。通篇工丽精巧,委婉含蓄,极有情致。【集评】
谭献《箧中词》:字字用意,气体甚高,不易到也。
谭献《复堂日记》:水云楼词,婉约深至,时造虚浑,要为第一流矣。
薛时雨浣溪沙舟泊东流
一幅云蓝一叶舟,隔江山色镜①中收。夕阳芳草满汀洲②。客里莺花繁似锦,春
来情思腻于油。兰桡③扶梦驻东流④。【作者简介】
薛时雨字慰农,一字澍生,晚号桑根老农。安徽全椒人。咸丰三年(1853)进士。
官杭州知府,兼督粮道,代行布政、按察两司事。著有《藤香馆集》,附词二种:
《西湖橹唱》、《江舟?乃》。【注释】①镜:谓水明如镜。
②汀洲:水边或水中平地。③兰桡:装饰华美的舟船。
④东流:安徽东流县,现与至德合并为东至县。【评解】
在蓝天白云和绿水碧波之间,一叶小舟悠然而来,远山倒映在水中,夕阳洒满岸边
芳草。舟中人不禁为繁花似锦的春色深深陶醉,于是驻桡于东流。末句“扶梦”两
字,颖异可喜。临江仙
大风雨,过马当山①雨骤风驰帆似舞,一舟轻度溪湾。人家临水有无间。江豚②吹
浪立,沙鸟得鱼闲。绝代才人天亦喜,借他只手回澜③。而今无复旧词坛。马当
山下路,空见野云还。【注释】①马当山:在安徽东至县西南,北临长江。
②江豚:亦称**,哺乳纲,鼠海豚科,体形似鱼。常见于长江口,亦溯江而上,
见于宜昌、洞庭湖等处。③只手回澜:唐韩愈《进学解》:“回狂澜于既倒。”
【评解】此词写过马当山情景。一舟轻度,雨骤风驰,片帆似舞。
江豚吹浪,沙鸟得鱼,景色如画。下片对景慨叹词坛无人。
“马当山下路,空见野云还”,情景俱佳,且颇自负。【集评】
谭献《箧中词》:(此词)结响甚遒。俞樾金缕曲
次女绣孙,倚此咏落花,词意凄惋。有云:“叹年华,我亦愁中老”,余谓少年人
不宜作此,因广其意,亦成一阕。
花信匆匆度。算春来、瞢腾①一醉,绿阴如许!万紫千红飘零尽,凭仗东风送去。
更不问、埋香何处?
却笑痴儿真痴绝,感年华、写出伤心句:“春去也,那能驻?”
浮生大抵无非寓。慢流连、鸣鸠乳燕,落花飞絮。
毕竟韶华何尝老,休道春归太遽②。看岁岁朱颜犹故。
我亦浮生蹉跎③甚,坐花阴、未觉斜阳暮。凭彩笔,绾④春住。【作者简介】
俞樾字荫甫,号曲园,浙江德清人。道光元年生。以进士官编修,提督河南学政。
一生著述不倦。著有《春在堂全集》五百余卷,附《春在堂词录》。【注释】
①瞢腾:朦胧迷糊。②遽:疾,速。③蹉跎:失时,虚度光阴。
④绾:旋绕打结。【评解】
此词惜春抒怀。上片写絮飞花落,春归匆匆。痴儿有感年华,写出伤心句。下片作
者广其意。休道春归太遽,凭彩笔玉管,绾留春住。通篇清新雅致,别具风格。
张景祁小重山
几点疏雅誊柳条。江南烟草绿,梦迢迢。十年旧约断琼箫①。西楼下,何处玉骢②
骄?酒醒又今宵。
画屏残月上,篆香③销。凭将心事记回潮。青溪水,流得到红桥④。
【作者简介】
张景祁原名祖钺,字孝威,号蘩甫,一号韵梅,别号新蘅主人。浙江钱塘(今杭州
市)人。同治十三年进士,官福建连江知县。晚岁由福建渡台湾,宦游淡水、基隆
等地。著有《新蘅词》九卷,外集一卷。【注释】①琼箫:乐器。
②玉骢:马的美称。③篆香:指盘香或香的烟缕。
④红桥:与上句“青溪”相对映。【评解】
此词对景抒情,委婉含蓄。上片写雨眷柳条,江南草绿,十年旧约,玉骢何处?令
人梦魂萦绕。下片写酒醒今宵,月上画屏,如潮心事,波翻浪回。“青溪水,流得
到红桥。”含蓄蕴藉,情味隽永。全词抒情细腻,景物美,意境亦美。【集评】
谭献《箧中词续》:高寻欧、晏,参异己之长。
叶衍兰《新蘅词序》:《新蘅词》选调必精,?辞必炼,有石帚之清峭而不偏于劲
,有梅溪之幽隽而不失之疏,有梦窗之绵丽而不病其?,有玉田之婉约而不流于滑
,寻声于清浊高下之别,审音于舌腭唇齿之分,剖析微茫,力追正始。
谭献临江仙和子珍
芭蕉不展丁香结,匆匆过了春三①。罗衣花下倚娇憨。玉人吹笛,眼底是江南。
最是酒阑人散后,疏风拂面微酣。树犹如此我何堪②?离亭杨柳,凉月照毵毵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