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十章 伞训(二)
作者:予稳      更新:2017-12-19 12:26      字数:2492

“哎……这还差不多,轻点……柔和一些。”周杰伟马上进入了享受的状态。

海涛一见得逞,马上变了表情,对大家得意道:“你们看,这小子又原形毕露了吧?!”

“哈哈……”全班又是一阵大笑。

周杰伟一见又被耍,马上把海涛揣回了他的床,大骂道:“滚滚…滚回你的床去!班长,熄灯!”说着盖了被子。

“相公…来嘛,娘子给您捶捶脚吧……”陈海涛又变回了女人调,死皮赖脸的推了推周杰伟。

倪志强忍住笑,故作正经道:“别闹了,回床上睡觉吧,马上熄灯了。明天还要训练呢。”

陈海涛收敛动作,对倪志强道:“班长,我们是得给教员提点意见了,老这么练,大家伙儿都开始烦他了。”

“好吧,我明天跟他说说,但是我们练还得好好练,不能在课堂上跟教员叫板玩心眼,跳伞毕竟是我们自己的事情。”

“那当然啦,谁都不会拿自己的小命开玩笑的!”陈海涛笑着滚回了自己的被窝。

第二天,倪志强把我们班学员的意见向教员反映后,教员马上有了反应。他立即把我们招集在一起,让我们一字儿排开,道:“从班长开始,每个人做一个离机动作,我看看你们的水平到底怎么样?流水作业,离机准备,开始!”

我们全力以赴,但是教员的脸色并不是很好看,浮着些许阴云。他走到一片草地旁,把我们招呼过去让我们坐下,慢慢道:“两天的训练大家很刻苦、也很辛苦,但是你们的动作离理想的效果还有一段差距。你们是第一次接触跳伞训练,认为动作很简单,上手便能学会。其实这个动作真的也很简单,之所以让你们这么一遍一遍练就是为了巩固动作,让身体时刻紧张起来,彻底消除孤僻动作。我们现在是在地面练习,没有高度,没有风的作用,没有心理恐惧感,动作基本上也能保持住,但是到了空中,我们是从侧门跳出,风的作用力很大,如果心情再紧张,身体放松了,风便会把动作吹变形,这样便很容易出现安全事故,具体的事宜以后讲特情的时候还要讲到。我给你们每一个动作都要纠正就是为了彻底消除孤僻动作,让每名学员的动作达标。”

“教员,您是什么时候才开始跳伞的?”陈海涛突然问了教员一个问题。倪志强马上拉了一下他的胳膊,示意他不要这么冒昧。

教员笑道:“你们这帮小子心里想什么我都清楚。练了两天,我也观察了两天,你们开始有情绪了。你们看着其他班的学员在操纵架和吊环上练习了,心里痒痒的,其实没有这个必要,对于我们的二型伞来说,在空中完全撑开可以达到四十个平方,它的安全系数相当高。我们学院跳伞至今还没有出现过因为伞的原因引发事故,它的操纵性能没得说。而在着陆这一块儿,只要双脚并拢,受力平均,根本不可能出现骨折的意外。相反,最容易出现事故的地方就是离机的那一刻,往往就是因为离机动作变形,造成不必要的创伤,甚至威胁到生命安全。作为教员,不管他是老教员还是新教员,对学员负责这是最基本的职业道德。请你们放心,该教到的、该做到的,我会一字不落的、一个动作不少地教给大家。”宋教员的口气很严肃。

“教员,我们不是那个意思。”倪志强立即站出来解释。

教员摆摆手,笑着说:“没关系,教学互动嘛,每期学员都有各自的特点,学员把心中的想法说出来也有利于教员总结学员的心理,只有不断积累经验才能不断改进教育方式,更好地完善教学模式。你们可能是第一次接触这种一个教员对少数学员的教学模式,心中会纳闷天天见面的学员同处一个训练场,为什么教的内容不一样?这里边的原因有两方面,首先要从学员的接受能力出发,教员掌握教学进度,根据教学情况确保教学质量;其次是客观条件受限,承训器材不够,教员会有针对性地进行协调训练。明年你们下团飞行,基本上是一对一、一对二的教学模式,可能在一个时间段内,同期学员甚至一个中队的学员的教学进度也会有所不同,相互比较的心里肯定会有的,但是我希望你们能在比较中找到差距,迎头赶上,而不是这山看了那山高,好高骛远的心态是要不得的,因为面临淘汰的都是落后者。你们这帮人差得还很远,主要问题还是眼高手低。”

教员的一席话把我们点醒了,年少轻狂的我们只是片面地看到别人得到较好的“礼遇”,为追求平等的“待遇”而充满抱怨和嫉妒,却从来没有琢磨过该自己如何做才能理所当然地享受这份所谓的“厚礼”?静静一想,全班每人跳一动,教员就得讲十二遍,再加上必要的示范动作,一天下来,他所做的动作量并不亚于我们。

“我可以很负责任地告诉你们十二个人,到目前为止,你们的离机动作相对于全队来说是最好的,只是因为训练场地的限制,所以增加了三个学时对离机动作进行巩固练习,以后的训练中将不再抽出专门时间练习。希望大家在休息时间自己多练练,相互监督,出现孤僻动作一定要克服掉。”教员的脸上终于显现出一丝微笑,他接着道:“好了,我们今天进行空中操纵动作训练,班长把你的学员带到操纵架附近。”

“是!”倪志强兴奋地回答,立即整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