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面已经说过,老张等人在初破和阳城时,难免有一番打砸抢烧的勾当,严重者更是“暴横多杀人”。所以城中百姓多有被掳掠的,尤其是那为*女的,以至夫妇离散,彼此不得相保。
一次,朱总兵偶然外出,就碰上一个七、八岁的小孩站立在他的门口,正不安地东张西望着。
“喂,小孩,你站在咱这里做甚?”总兵同志很好奇,一般来说,小孩应该不敢到兵大人们这里来的。
那孩子很老实,便以稚嫩的声音回答道:“等我爹爹来着。”
“等你爹爹?那你爹爹何在?”
“正在官廷中养马。”
朱总兵又好奇地一问:“那你家其他大人何在?你娘何在?”
“我娘也被人收了去在官廷中,已经好些日子了……娘与爹爹两个不敢相认,只假说是哥哥妹妹……我在这里不敢进去,所以特来这里偷偷地等候着爹爹。”不曾想这小孩一下子口无遮拦地说了这许多,待朱总兵细细瞧着,但见那小孩真是越发得可怜见。
总兵同志突然想起了过去的那个孤苦伶仃的自己,心里一酸,于是便把诸将召集了来,并对他们说道:“自打咱们由滁州而来时,多有掳*女之事,以至使人家夫妇离散。如今咱这队伍若是还像先前模样,没个纪律,那当何以安抚这城中百姓?何以让人百姓心向着咱?只顾着贪图一时之快,有了今日,可曾想还有明日、后日吗……故而今便立一条规矩,以后再不可卤莽从事:凡军中所得妇女,当悉还之!”诸将只得应命。
第二天,朱总兵便把城中的男人与那些被掳掠的女子都召集到了一块,让他们彼此相认,但是不能乱认。于是,所有夫妇皆相携而去,家室得以完存,人心大悦,一干士民才终得以安定。
这年(1355)二月,元兵十万之众突然来攻打和阳,朱总兵率领城内万余守军硬是苦苦坚持了三个多月。除了据城坚守,朱总兵又不时以奇兵出击元军,元兵数败多死,到了夏天时,便再也坚持不住,乃撤围而去。
试想之下,如果朱总兵先前不能把和阳的指挥事宜有力地统一起来,又如果他不能有效地指挥诸将,不能安定民心,不能团结到应该团结的力量,那么这场艰苦的和阳保卫战的胜利也就是奢望了。
毕竟是已参加革命多年的老同志了,朱总兵还是有这点先见之明和思想认识的:作为一个团队,没有核心凝聚力是不行的;在危急关头,团队若没有一个坚强的、权威的领导核心,那也是不行的。
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,军事斗争中最容易产生集权问题了,因为战场上的形势瞬息万变,它便要求最及时、迅速的决策应对,从而也就要求权力必须有效地集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