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、不会叫的狗才可怕(中)
作者:天下乞男子      更新:2017-12-19 12:26      字数:2171

也就是在这时,经邓愈的推荐,朱老大亲至年近六旬的名士朱升所居的石门,颇有刘玄德三顾茅庐的诚意,准备向朱老先生请教夺取天下的计策。其求贤若渴之心,还是可圈可点的。

朱老先生对朱老大的作为很是满意,加上他又为朱老大这份亲顾茅庐、礼贤下士的诚恳态度所打动,于是便决定出山辅佐朱老大。况且一笔写不出两个“朱”字,缘分哪。

不过也需要指出的是,朱老大当时正是用人之际,偏很多文化人又喜欢秉持“清洁”的理念,就是不愿出仕为官。所以,也少不得朱老大会勉强他们,乃至于大明建国以后,朱皇帝对于这帮喜欢“装X”的文化人越来越没有耐心。

“一个巴掌拍不响”,皇帝与士人哪个都不是好缠的。

不久之后,针对当时的天下斗争形势和朱部“地狭粮少”的实际情况,朱老先生便进献了“高筑墙、广积粮、缓称王”三策。

对此,朱老大颇有些喜出望外之意,他当即请老先生“预帷幄密议”,给自己当重要参谋。对于婺州之行及未来的用兵大计,朱老先生建议道:“杀降不祥,唯不嗜杀人者,天下无敌。”朱老大对此深表认同。

当大军到达德兴的时候,听说张士诚部攻占了绍兴之诸暨,为了加速行军,于是部队不得不转道兰溪。

婺州,也就是宁越府,位于浙东,自南宋以来它号称“小邹鲁①”,是南宋浙东学派的重要活动基地。浙东学派的主脑人物是南宋初年著名的主战派人士陈亮等人,他们反对程朱理学,看重能够见诸实用的学问。

年底的时候,朱老大来到了婺州前线。他先是把劳苦功高的胡同志由枢密院判升为佥枢密院事,又命人到婺州前往招降,可是这城中多的是甘愿为元朝殉葬的死硬分子,所以招降工作并没有多大进展。朱老大只好督兵全力围攻。

在此之前,元参知政事、刘伯温的好友、契丹人石抹宜孙受命防守处州,他听闻到胡大海已克徽州并有进攻婺州的打算,于是便与参谋胡深、章溢商议出了这样一条对策――处州、婺州都很重要,为了彼此呼应以防被敌人分割包围,就需要布置一支可以配合使用的机动兵力;为此,他们便修造了狮子战车数百辆以组成一支专打野战的“车师”,并任命了胡深率领这支队伍;另外,除了任命自己的弟弟石抹厚孙负责守备婺州,石抹宜孙自己则率领着万余人出缙云以见机行事。

对于元廷而言,石抹宜孙就是一个文天祥式的人物,他的气节固然可敬,但无奈一木难支、能力有限。

当驻扎在松溪的胡深等听闻到朱老大率军来援的消息后,一时之间只得持观望态度,未敢轻举妄动。

朱老大先是对于婺州一带的形势进行了一番认真的考察和思虑,最后他对诸将说道:“婺州之所以很难被轻易攻下,正是因为有石抹宜孙在旁响应。咱听闻说他们有一支以车载兵的‘车师’驻扎在松溪,一旦婺州有事,他们就会来援……而今咱何不反其道而行之呢?不待它来援,咱们可以去上门找它嘛!咱也听说松溪山多路狭,车不可行,所以咱可以用精兵困住他们,如此也就切断了婺州的外援。外援一失,婺州城中必人怀绝望,到时此城不费多少功夫就可拿下了……”

这就是老大的水平,不急躁、不盲动,而是先把问题全面地考察一番,待分析透彻并抓住其要害后,再竭力寻找一条解决之道。这就叫做“谋而后动”。

第二天,朱老大就派出了老胡的养子胡德济率领一支精锐人马前往松溪,胡深从高处望之,不禁道:“今日有杀气!”他晓得朱老大这一招的厉害,于是不待困死便主动与朱家军交战起来,结果被小胡击败,先锋元帅季弥章被擒,一应器仗也多被缴获,胡深只得率残部逃亡而去。

果然不出朱老大所料,待外援一绝,婺州城里人心便开始浮动起来,不和谐、不团结的气氛开始生成。最后,枢密院同佥宁安庆与都事李相打开城门向朱家军投降,朱家军乘机杀入城中,结果浙东庶访使杨惠、婺州达鲁花赤、僧住等皆战死,生擒南台侍御史帖木烈思、院判石抹厚孙、庶访佥事安庆等以下官员。

真真儿是领导一出手,便知有没有。

① 孟子在邹,孔子在鲁,春秋战国时期邹鲁一带可谓是天下的文化、学术中心。记得小时候学过一篇课文叫《记金华的双龙洞》,应该就是从这里第一次听说了“金华”之名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