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九章 上山肯定要下山(1)
作者:黄武陂人      更新:2017-12-19 12:26      字数:2665

北京西单宾馆,离总局很近。

在大厅等候一时,鲁德见到从庐山赶来参加总局会议的老朋友杜京生。

杜京生是从九江出发的,比我们晚到了一个小时。

我已经在前台把他的房间登记好了。我本来是准备和章传明登记住在一块的,因为已经表态要回机关上班了。在我和章传明等一块登记时,前台服务小姐看了我的身份证,也没问句话,开会的名单上还有我,就把我和杜京生安排在六层一个标间了,电脑已经输入了,押金也交了,章传明他们几个住四层了。

晚上章传明主动让我和他一块住的。我知道小车司机牛奔说过,章老板很讲究的,出车一般是自己单住的,这次算是破例,对我算是很有面子的。

虽然杜京生也提出要我到他房间住,却被老板挡住了,老板说:“鲁德就和我住吧,杜总事情多,还要接待人,一个人住方便些”。章传明的话里听起来是尊重客气,好像还有点刺。

这表明了狮州市局章老板的态度。既然鲁德决定回来工作了,他就要把我鲁德带回去,说话的口气对杜京生没有以前那样客气尊重了。说起来,杜京生靠级别和总局其他直属企业老总一样的话,也是正厅级了,而章传明这个正处级干部却奚落起一个部门的上级领导来了。

杜京生带了件景德镇出产的附有作者证书的艺术瓷盘,送给章传明,说是开业时作为纪念品仅给了总局的领导和江西省的领导,按鲁德的提议送专门留给章局长一件。章传明接过来显出很高兴的样子说,哟哦!无价之宝啊!

第二天中午,杜京生喊我们一块在会议上吃饭,我没好意思说什么,章传明干脆说“鲁德,你和杜总去吧,我们上街吃”。

下午我就没再参加总部的会议,因为我和家里的章老板已经说好,既然已决定回去上班了,参加会议已经没有必要,虽然这是我当总监以来赶上总部第一次开会,这可不是小孩子办事闹着玩的哦,去参加会议,就要跟杜京生走,再上庐山。

到北京之前,冯微鹃还打电话问我:“行李收拾好了吧,需要带衣服吧?”她成了章传明的侦查员。

我干脆回答说:“没什么带的,一个手提包就中了,很快就回来了”。

我明白冯微鹃是投石问路,看我是真的不走了吗?

我无法灵活起来,做事情不能颠来覆去,那叫没甚么意思气,因为在我心里,不是什么艰难困苦不可战胜,而老朋友杜京生的一些做法,他的为人,我已无法接纳,我忍受过一段日子,为的是争取时间吧孩子安排好,但最终觉得不值。我不是失业了,在外出打工,而打工也不会转到庐山这个地方,这里工资也高不到哪里。

在快开业的前几天,我就接到浙江某集团公司人力资源经理的电话,邀请我去面试,见监事会主席一面,做内审主管带队伍,若谈妥了,月薪要比庐山高出两倍。

难怪山上的司机谢铭就很直接的说:“你决定回去上班是正确的,这里就是个招待所的规模,以前是个副处级单位,继续在这里干下去,已经没有任何意义”。

不论站在什么立场上说这番话,谢铭有自己直接的看法,也有听到一些评价后的反馈,但都是个最直接的信号。

庐山这个地方只能是处风景,它不是鲁德的栖身之地,什么事业啊,功名啊,和那几个刚招来的总监一个熊样儿,赚个小钱花而已,别想高了。要说做什么总监,这是现代的说法,我鲁德二十多年前就是总监了,那是管三亿元的资产,四十多家企业,手下财务人员加起来就200多人,拿时我在县局做财务科长,比这个山上宾馆的总监要实在多了。

26日中午在北京西单宾馆吃饭,总局财务司的孟副司长陪大家。他说在山上见过我呢。

是的,记得那天开业我给他敬酒时,别人介绍了我的身份,孟司长说了声:“哦!总监,要把好关啊,效益就看你了啊!”

我事后想,孟司长当时可能暗示了什么。总的看来,总局的不少人对这个宾馆的投资议论纷纷,上亿元投资啊,总局其他大公司的注册资金不过也就这个数字,不算少了,做什么不行呢?宾馆开业后一年盈利100万能做得到吗?那就需要100多年收回投资了,显然这种投资是不必计较回报的。

而我在总局参加审计时听到的议论就更直接,比如说是盖那么大的别墅给谁住呢?2000多万元,怕开业以后还是亏损吧,投资那么多资金,不能再向总局要钱了。鲁德在了解不少情况后测算过,经营很难实现盈利,搞不好一年还要亏损200来万元,现在手里还留点钱好办一点,以后将是个问题,财富成为负担。

审计司的郑云处长问我:“大别墅盖好了给谁住啊?”

我说:“局长啊,以后还有中央级的领导去住啊,大集团的,港澳台的老总老板都可以接待”。

小路处长调侃说:“那初夜权给老局长嘛!”

郑云处长忙问到:“领导要是还在这,你敢这样说吗?”

小路处长只好笑了笑说:“自己人才这样说嘛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