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高祖(六)
作者:如此而已      更新:2017-12-19 12:26      字数:1361

我们重点来说一说韩信这个人,因为他的名气实在太大,而且刘邦杀功臣的坏名声基本上是因为他。

“生死一知己,存亡两妇人”。

这句话说的就是韩信,韩信是一个传奇性很强的人,这不单单是说他那神话般的战争艺术和指挥能力,而是他的整个人生都有非常的传奇性―他是历史上少见的“王侯将相”全部做过的人。

所谓是真名士自*,韩信也是如此。他年轻的时候,家徒四壁,穷的连饭都没得吃,可照样无所事事,四处蹭饭吃。有一次运气好遇到好心人,管了他好几个月的饭。可韩信不知是不了解人情世故,还是产生了依赖性或者惯性作用,反正是他就一门心思赖在和刘邦一样职位的派出所所长家里了。后来所长的夫人嫌弃韩信,他吃人倒不嘴短,还闹情绪跟人家绝交。从这里我们看到韩信实在是一个很傲气也有点迂气的人。

有人会认为如果说韩信傲气,那么他忍胯下之辱又作何解释。其实,这何尝不也是韩信傲气的一个表现,因为他根本就没把这个当屠户的年轻人看在眼里,也没把围观的人看在眼里。他韩信心里只有绝世的功业,虽天下人悠悠之口,万千人鄙视的目光,又何足道哉。后来和刘邦的妹夫樊哙同列他都引以为耻,又何曾把这几个市井之徒放在眼里?

如果秦朝能够给天下人一份安定的生活,那么韩信也许就只能老死荒野―只怕是饿死也未可知。好在秦末天下大乱,给韩信这样渴望成就功业而又一直怀才不遇的人以一展长才的机会。

可见时势造英雄,如果秦始皇能够以仁政治天下,那么刘邦、项羽、陈胜、吴广、萧何、韩信、张良这些在历史上熠熠生辉的人物终将寂寂无闻矣。那些和平年代又有多少这样有才华的人就被消磨了人生年华呢―但因此英雄被埋没是件好事--毕竟天下苍生幸矣。

韩信从军也一直很坎坷,先是跟着项梁,没有得到重用。项梁兵败,又跟着项羽。虽然他几番献计,终不被项羽所用。也难怪,项羽也是一代战神,出身贵族,天下又有几个人能入他的法眼?何况他按着自己的打法不也一直顺风水水,这种情况助长了他骄傲自满,听不进劝谏的坏习惯。

后来韩信跑到刘邦那边,虽然刚开始也不是很顺利,但毕竟认识了夏侯婴和萧何两个贵人,一步一步把他推向了楚汉相争这幕大剧的舞台中央。我们知道韩信也曾经因为得不到重用而脱离刘邦的队伍,幸亏萧何爱惜人才,费了好大劲把他追了回来。可见他确实是一个傲气的人―此地不留爷,自有留爷处。

可是韩信就不想想,当时天下,除了刘项二人之外,谁还能成为天下共主?刘邦项羽这样的英雄不能用他,那些鼠目寸光的六国诸侯王又焉能用他?其实从这个事情也多少也反映了韩信的悲剧―他看得清天下的大势,可却看不清自己的未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