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然,有人会说这是一桩政治婚姻,其实这个说法是不成立的。
先,如果是政治婚姻,那么刘禅娶关羽的女儿更加应该;
其次,皇后毕竟是要母仪天下的,而且魏晋时期对人的外貌风度非常注重;
第三,即使第一场婚姻是政治婚姻,那么在大张后去世后,刘禅就没有必要再娶她的妹妹了。因为当时已经是238年,张飞已经去世十七年,诸葛亮也去世四年,刘禅已当家作主,他没有必要再委屈自己;
第四,张飞家里虽然经营屠宰业,但家底已经很丰实,早用不着他自己操刀屠猪宰羊了,可世人就是按着惯性认为他是郑关西一类的人物。
在历史上,张飞善草书,美人也画得好,是个文人雅士,而且他义释严颜,主动结交蜀中名士刘巴,可见他如史书上说的“有国士之风”。到了罗贯中手里,为了去掉刘备身上的草莽气息,就只得把张飞描叙成一个杀猪佬形象的武夫加以做陪衬,把鞭打督邮这样本属于刘备的事情也冤枉到张飞头上了。
一般来说,张飞之所以追随刘备也有三个原因:
先,和关羽一样,张飞也是一个讲义气的人,和刘备是一路人。虽然“桃园三结义”可能只是一个传说故事,但象刘关张这样的草根军政集团,义气无疑是将大伙儿凝聚在一起的基础和纽带;
其次,刘备是大名儒卢植的学生,而且有公孙瓒这样有头有脸的大哥,在小小的涿郡也算是一个名士,所以张飞认可他是合情合理的;
再次,虽然刘备出了涿郡就会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汉室宗亲,但在家乡这个小地方,他拿出家谱来糊弄一下人应该是没问题的。汉室宗亲这样的金字招牌对于小地主出身的张飞自然也很有吸引力。
因此关羽张飞这两个完全不同的人就这样走到了刘备的跟前,初步搭起了未来蜀汉王朝的领导班子。通过这段时间的共处,关张二人逐步认识到刘备是一个有志向,有能力,能干大事的人,值得他们为之驱驰效命。
核心团队组建起来了,做大事还需要启动资金。刘备是个贫雇农、关羽是个一文不名的逃犯,张飞虽是一个小地主,但那点菲薄家财肯定也无法支撑起拉队伍干革命这样的大事业。好在这时刘备遇到了财神爷,“中山大商张世平、苏双等赀累千金,贩马周旋于涿郡,见而异之,乃多与之金财。”
涿郡当时是离胡人不远的地区,做贩马生意很方便。而且在乱世马匹一般都是作为战马来使用,贩马就相当于做军火生意,肯定是一个暴利行业。这些马贩子“周旋于涿郡”,自然要向地方一霸刘备等人交保护费。陈寿那样说是为了维护刘备的良好形象。
有了小弟,有了启动资金,事情就好办了,结果“先主是由得用合徒众”。
队伍拉起来了,还得有干正经事情的机会,否则就会被政府当做黑社会势力加以铲除。这时历史上有名的黄巾起义爆发了,刘关张终于有了一展身手的舞台。
这一年刘备二十三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