尽管在梁武帝的倡导下,南朝一时崇佛蔚然成风,可还是有不信邪的牛人。这个大名鼎鼎的无神论者就是范缜,他生活在齐梁之际,曾同佛教有神论者进行了两次公开的论战。
范缜反对佛教因果报应说,有这么一个故事:永明七年(公元489年),笃信佛教的竟陵王萧子良大宴宾客,范缜在座上发言反对佛教的神不灭与因果报应。子良问:“君不信因果,何得有富贵贫贱?”范缜答道:“人生如树花同发,随风而坠,自有拂帘幌坠于茵席之上,自有关篱墙范于粪溷之中。附茵席者,殿下是也;落粪溷者,下官是也。贵贱虽复殊途,因果竟在何处?”他的意思是:人们的富贵贫贱并不是前生注定或因果报应的结果,而是由不同的客观条件造成的。
天监六年(507),时任中书郎的范缜正式发表影响深远的《神灭论》。他断言随着人的死亡,精神也归于消灭,不可能成佛。人的富贵贫贱并非天生命定,因果报应纯系无稽之谈。范缜的《神灭论》一出,“朝野喧哗”。梁武帝为了肃清它的影响,曾下了一道《答臣下神灭论》的敕书,用权势来压迫范缜。同时又动员了王公、权贵、僧侣六十多人,发表了七十多篇文章来围攻范缜。可最终是范缜舌战群儒,群僧,梁武帝也只能将他一贬了之。
当然,不管梁武帝怎么痴心佛学,他最根本的还是一个皇帝,那么我们就从寺院的禅房回到俗世的朝堂上来。
虽然梁武帝每天事佛念经,但该打的他还是打,该征讨的他还是征讨。
梁天监四年(505年)冬,梁武帝乘北魏内乱之机大举攻魏,命王公以下各出租谷以助军饷,以临川王萧宏为帅,屯洛口,军容甚盛,“器械精新,军容甚盛,北人以为百数十年所未之有也”。可惜这么好的一支军队,却任命了一个那么差劲的统帅。萧宏这位亲王除了会敛财之外,别无是处。连他那同样不争气的侄儿豫章王萧综也作《钱愚论》嘲讽他。
梁武帝看到宋、齐两个朝代都因为皇族之间互相残杀而发生内乱,导致江山易手他人,所以他对自己亲族格外宽容。皇族中有人犯罪,他只好言好语教训一番,从不办罪。临川王府内室后面有几十间库房,平日锁得严严实实的。有人怀疑里面藏的是兵器,向梁武帝告发,说萧宏私藏兵器,准备造反。
梁武帝听说他弟弟要谋反,也很吃惊,便亲自带领禁军去搜查。萧宏一见梁武帝,神色慌张。梁武帝更加起了疑心,就命令萧宏把库房全部打开,让他挨间检查,打开库房一看,发现其中三十多间库房里都堆满了钱,共有三亿万以上,其他的库房里囤积着布、绢、丝、绵等杂货,更是多得不计其数。
看到这样的结果,梁武帝反倒放心了,他转过身来,只是笑着地对已胆战心惊的萧宏说:“阿六,汝生计大可”。
这样的皇帝怎么也算不上是有雄才伟略的英主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