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百一十八 红巾与白莲
在《贾芹乃侠芹》一章中分析了五十三回贾芹到宁府领年物的事。贾芹到宁府领年物遭到贾珍的呵斥,说他“为王称霸,招聚匪类”。曹雪芹明里用贾芹作践自己的名字,玩障眼法,暗里他是在写一个反清侠义人士,写的是贾宝玉,胤?,也是他自己。为了推翻清朝的统治,曹雪芹用文学手法策划了宫廷刺雍,传精生汉族皇储,与此同时,还组织着秘密武装,预备武力政变。贾芹来领年物的情节在二牍里就是说的秘密武装的供给问题,这个“为王称霸,招聚匪类”的秘密武装应该就是红巾军、白莲教。
白莲教据说于公元1133年由茅子元创立,属于佛教的一个分支:白莲宗,因教徒“谨葱乳,不杀、不饮酒”,故又名白莲菜。白莲教作为一种宗教概念,包括的内容很广。被认为是一千多年来,发生在中国这块古老土地上的各种“异端”、“左道”、“邪教”的总括,是除了佛教、道教以外的又一个很重要的宗教,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充当着突出的角色。在元、明两代,白莲教曾多次组织农民起义。元末民变持续了十数年,最有名的队伍即白莲教所创立之红巾军。朱元璋起义的时候,他投入的第一支队伍是红巾军。朱元璋深知白莲教造反的意义,在自诩“大明王”登基称帝后,立即颁布取缔白莲教的禁令。但是,白莲教却并未因此而全然敛迹,经过明前期的南北融合之后,反而出现了暗地流传的盛况。明建国后,白莲教徒起事造反几乎接连不断。明末天启时期有徐鸿儒、王好贤领导的起义,后被巡抚赵彦、袁可立等*剿抚下去。清进关入主中原后,白莲教徒往往多以民族利益为重,倡言“日月复来”,举起反清复明的旗帜,发展成为反清秘密组织,从而遭到清廷严刑峻法的禁止。但是,在顺治、康熙、雍正三朝及乾隆时期,白莲教的反清复明活动,始终没有间断过。发生在清嘉庆元年(1796年)至九年(1804年)的“川楚白莲教起义”历时九年多,占据或攻破州县达二百零四个,抗击了清政府从十六个省征调来的大批军队,歼灭了大量清军,击毙副将以下将弁四百余名,提镇等一?二品大员二十余名,清政府耗费军费二亿两,相当于四年的财政收入。这次起义使清王朝元气大伤,此后清王朝的统治逐渐走向衰落。
早期的白莲教崇奉阿弥陀佛,在白莲教的主要经典中,阿弥陀佛就是"明王".朱元璋的"大明"国号就是由"明王"尊号而来。曹雪芹在书中让林黛玉开口闭口“阿弥陀佛”也有推崇白莲教、反清复明之意。在第二十八回中,曹雪芹用反复强调之法,重点突出“罢”“来”“叫”“裁”,谐音“白莲教”、“白莲菜”:
宝玉道:"我今儿还跟着太太吃罢(罢与白谐音,一连七个罢,目的是要阅者注意白莲教的“白”). "王夫人道:"罢,罢,我今儿吃斋,你正经吃你的去罢."宝玉道:" 我也跟着吃斋."说着便叫那丫头"去罢",自己先跑到桌子上坐了.王夫人向宝钗等笑道: "你们只管吃你们的,由他去罢."宝钗因笑道:"你正经去罢.吃不吃,陪着林姑娘走一趟,他心里打紧的不自在呢."宝玉道:"理他呢,过一会子就好了."
一时吃过饭,宝玉一则怕贾母记挂,二则也记挂着林黛玉,忙忙的要茶漱口.探春惜春都笑道:"二哥哥,你成日家忙些什么?吃饭吃茶也是这么忙碌碌的."宝钗笑道:" 你叫他快吃了瞧林妹妹去罢, 叫他在这里胡羼些什么."宝玉吃了茶,便出来(一连七个来,“来”与“莲”谐,白莲教),一直往西院来. 可巧走到凤姐儿院门前,只见凤姐蹬着门槛子拿耳挖子剔牙,看着十来个小厮们挪花盆呢. 见宝玉来了,笑道:"你来的好.进来,进来,替我写几个字儿."宝玉只得跟了进来.到了屋里,凤姐命人取过笔砚纸来,向宝玉道:"大红妆缎四十匹,蟒缎四十匹, 上用纱各色一百匹,金项圈四个(四个――是个巾项圈――红巾军标志――红巾项圈)."宝玉道:"这算什么?又不是帐,又不是礼物, 怎么个写法?"凤姐儿道:"你只管写上,横竖我自己明白就罢(白就罢――暗示“白”与“罢”谐)了."宝玉听说只得写了. 凤姐一面收起,一面笑道:"还有句话告诉你,不知你依不依?你屋里有个丫头叫(“叫”与“教”谐,后面的一连几个“叫”,意在告诉阅者本段文字与“教”有关)红玉, 我要叫了来使唤, 明儿我再替你挑几个,可使得?"宝玉道:"我屋里的人也多的很,姐姐喜欢谁, 只管叫了来,何必问我."凤姐笑道:"既这么着,我就叫人带他去了."宝玉道:"只管带去."说着便要走.凤姐儿道:"你回来,我还有一句话呢."宝玉道:"老太太叫我呢, 有话等我回来罢."说着便来至贾母这边,只见都已吃完饭了.贾母因问他:" 跟着你娘吃了什么好的? "宝玉笑道:"也没什么好的,我倒多吃了一碗饭."因问:"林妹妹在那里?"贾母道:"里头屋里呢."
宝玉进来, 只见地下一个丫头吹熨斗,炕上两个丫头打粉线,黛玉弯着腰拿着剪子裁(白莲教又名白莲菜――裁,本段一连八个裁,意在说白莲菜)什么呢. 宝玉走进来笑道:"哦,这是作什么呢?才吃了饭,这么空着头,一会子又头疼了. "黛玉并不理,只管裁他的.有一个丫头说道:"那块绸子角(教)儿还不好呢,再熨他一熨."黛玉便把剪子一撂,说道:"理(提)他呢,过(搁)一会子(字)就好了."(“角――教儿还不好呢 过――搁一会子――字就好了”. 表面似在嗔宝玉,实际是说:把作的红巾搁在一块就行了;另外一个意思是:把“教”连上“会”――教会。红巾――统一行动的识别标记)宝玉听了,只是纳闷. 只见宝钗探春等也来了,和贾母说了一回话.宝钗也进来问:"林妹妹作什么呢?"因见林黛玉裁剪,因笑道:"妹妹越发能干了,连裁剪都会了(“剪”乙本作“铰”――教都会了――教会). "黛玉笑道:"这也不过是撒谎哄人罢了. "宝钗笑道:"我告诉你个笑话儿,才刚为那个药,我说了个不知道,宝兄弟心里不受用了. "林黛玉道:"理他呢,过会子就好了."宝玉向宝钗道:"老太太要抹骨牌, 正没人呢,你抹骨牌去罢."宝钗听说,便笑道:"我是为抹骨牌才来了?"说着便走了. 林黛玉道:"你倒是去罢,这里有老虎,看吃了你!"说着又裁.宝玉见他不理,只得还陪笑说道: "你也出去逛逛再裁不迟."林黛玉总不理.宝玉便问丫头们:"这是谁叫裁的?"林黛玉见问丫头们,便说道:"凭他谁叫我裁,也不管 二爷的事!"(表面说不关宝玉,断句后就成了“二爷的事”――赶制红巾)宝玉方欲说话 ,只见有人进来回说"外头有人请".宝玉听了,忙撤身出来.黛玉向外头说道:"阿弥陀佛!赶你回来,我死(系――系红巾)了也罢了." (二十八回目中有:薛宝钗羞笼红麝串――红项圈)
再看第三十五回:
那两个婆子见没人了, 一行走,一行谈论.这一个笑道:"怪道有人说他家宝玉是外像好 里头糊涂(骨头), 中看不中吃(忠汉不忠旗)的, 果然有些呆气.他自己烫了手,倒问人疼不疼,这可不是个呆子(太师――红巾军和白莲教的太师;斗士)?"那一个又笑道:"我前一回来,听见他家里许多人抱怨,千真万真的有些呆气. 大雨淋的水鸡(水鸡――水禽――雪芹)似的,他反告诉别人`下雨了,快避雨去罢.\'你说可笑不可笑?时常没人在跟前,就自哭自笑(曹)的,看见燕子,就和燕子说话(说禽――雪芹),河里看见了鱼,就和鱼说话, 见了星星月亮(星月为明――明朝),不是长吁短叹(叹息明亡),就是咕咕哝哝(鼓动)的.且是连一点刚性(担心)也没有,连那 些毛丫头(策谋杀头)的气(事)都受(做)的.爱惜东西(同志),连个线头儿(汉徒儿)都是好的,糟踏(招纳――招贤纳士)起来,那怕值千值万的都不管了 ."两个人一面说,一面走出园来,辞别诸人回去,不(一小――曹)在话下(曹在话下――本段有讲曹雪芹).
如今且说袭人见人去了,便携了莺儿过来,问宝玉打什么络子.宝玉笑向莺儿道: "才只顾说话,就忘了你.烦你来不为别的,却为替我打几根络子."莺儿道:"装什么的络子?"宝玉见问,便笑道:"不管装什么的,你都每样打几个罢."莺儿拍手笑道:"这还了得!要这样,十年也打不完了."宝玉笑道:"好姐姐,你闲着也没事,都替我打了罢." 袭人笑道:"那里一时都打得完,如今先拣要紧的打两个罢."莺儿道:"什么要紧,不过是扇子,香坠儿,汗巾子."宝玉道:"汗巾子(前面加红就是红巾)就好."莺儿道:"汗巾子是什么颜色的?"宝玉道: "大红的."莺儿道:"大红的(杀皇帝)须是黑(个)络(刀)子(或者地下联络所以称黑色络)才好看(砍)的,或是石青(侍寝)的才压的住颜色(咽舌)." 宝玉道: "松花色配什么?"莺儿道:"松花配桃红(逃亡)."宝玉笑道:"这才娇艳(曹娘).再要雅淡(谈)之中带些娇艳(曹娘)."莺儿道:"葱绿柳黄 (同你流亡――用莺儿的口说出竺香玉的想法,刺雍成功后与曹雪芹逃亡天涯)是我最爱的."宝玉道:"也罢了,也打一条桃红(逃亡),再打一条葱绿(同你). "……
宝玉一面看莺儿打络子,一面说闲话,因问他"十几岁了?"莺儿手里打着,一面答话说:"十六岁了."宝玉道:"你本姓什么?"莺儿道:"姓黄."宝玉笑道:"这个名姓倒对了,果然是个黄莺儿." 莺儿笑道:"我的名字本来是两个字,叫作金莺(黄金莺――红巾缨,红、黄相通)姑娘嫌拗口,就单叫莺儿, 如今就叫开了."……
二人回头看时,不是别人,正是宝钗来了.宝玉忙让坐.宝钗坐了,因问莺儿"打什么呢 ?"一面问,一面向他手里去瞧,才打了半截.宝钗笑道:"这有什么趣儿,倒不如打个络子把玉络上呢. "一句话提醒了宝玉,便拍手笑道:"倒是姐姐说得是,我就忘了.只是配个什么颜色才好? "宝钗道:"若用杂色断然使不得,大红 又犯了色(红――反色),黄的(皇帝――反了色皇帝) 又不起眼(若不起义), 黑的又过暗…..."(太过黑暗)
宝玉听说,喜之不尽,一叠声便叫袭人来取金线.正值袭人端了两碗菜走进来,告诉宝玉道: "今儿奇怪,才刚太太打发人给我送了两碗菜(白莲教又称白莲菜,故在此提醒“菜”)来."
吃过饭,洗了手,进来拿金线与莺儿打络子.此时宝钗(白菜――白莲菜)早被薛蟠(清皇――薛蟠是皇商――皇上)遣人来请出去了(意思是白莲教被清廷*了).
再来分析三十五回回目:《白玉钏亲尝莲叶羹 黄金莺巧结梅花络》 首先说“白玉钏亲尝莲叶羹”,这里面就暗含“白”“莲”二字;“黄金莺巧结梅花络”前面分析了,红、黄音近,“黄金莺巧结梅花络”谐音:“红巾军巧借秘话络”。整个回目讲的就是白莲教、红巾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