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十五回 李齐巧造连射弩
作者:繁戈      更新:2017-12-19 12:26      字数:5927

却说陈京龙坐领幽州后,众人齐心,各尽其职,使得幽州局势稳定,民心归附。很快已经不是公孙瓒治理时候那么杂乱无章了。而樊戈、潘坚、郑伟溪、花文西、程昱与荀家叔侄等人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,使得幽州政治清明,人才得以应用,钱粮收入逐年增加。

相反,一旁的袁绍则被比了下去。由于过短时间内连续吞下了冀州、青州与并州,使得兵力与人才都出现空前的短缺。而袁绍的横征暴敛更是让百姓黎民雪上加霜,民不聊生,大量逃亡。但是他们能往哪里逃呢?中原地区连年大战,早已满目苍凉,惟有逃往一旁的幽州。这一来,大量人流便不断望幽州而来。

一时间多了那么多人,陈京龙也头疼不已,但樊戈却十分开心,道:“这是好事啊!虽然刚开始要安排好这些人肯定会吃力些,但是平定下来后就好了。而且老百姓能望咱们这跑,说明咱们治理幽州治理得好啊,不然谁会来?”陈京龙听他这么说,也就释然了。

而就在这数年之间,中原各地的情况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:

陶谦病故后,刘备接手徐州。他更收留了逃窜而来的吕布,一时间徐州成为了一股不小的势力。

而陈京龙听从了樊戈的建议,派潘坚前往送贺礼与刘备,并送上小批量战马。刘备派糜竺回礼,自此两家多有交往。

中原战场上,曹操虽然失去了程昱与荀家叔侄等一批人才,但是他毕竟了得,且又求贤若渴,还是有大批人才归附其下。曹操占山东,平黄巾,更趁着李?与郭汜内讧的时机攻打他们,杀得他们大败而走,自此夺得天子,占据了“胁天子以令诸侯”的政治优势。有心重振汉室的才能志士多有蜂拥而来。很快曹操兵多将广,人才足备。

另外,张济战死后,其侄张绣统其众,以贾诩为谋士,结好刘表,占宛城,势力也不可小看,常有夺天子御架之心。

而寿春的袁术则依仗兵多粮足,骄傲自喜,常有称帝之心。孙策知其心,便把传国玉玺献上,换取兵马,进取江东而去。连战连胜,渐有自立之意。

……

各地的军情战报,都第一时间落在了郑伟溪手中。经过这段时间,他的谍报网已经开始成熟了,而且日趋全面。他从中选取有用的消息,交与陈京龙。二人便有心与众人商量一番。

一般商议事情,都是他们十二人先商量,再请赵云、荀攸等人前来。不过马涛等人领兵在外,没奈何,只好他们剩余的几个人先商量一下。

众人一见面,李齐就神秘地一笑,拿出一个黑漆漆的木盒子,在众人面前一晃,道:“你们看好了,这就是本人发明的最新武器,你们能猜到是什么吗?”

陈京龙没好气地说道:“得了,阿齐。我们都后悔让你去设计武器了。你设计的都是些什么啊?怎么别的不学尽学《国产零零七》那些东西?就说前阵子吧,做了一把看起来是小刀、其实是支毛笔的东西,我拜托你了,今天别再拿什么‘要你命三千’来吓唬我了好不好?”

众人听了,都呵呵一笑。李齐自己也笑了,说道:“好啦好啦,我承认我以前是开玩笑的,但是这个可不同,这个盒子里的可是宝贝,绝对不是开玩笑的东西哦。不相信你们问问唐铁锋,这东西是我和他一起设计制造的哦。”

众人听了,都一齐向唐铁锋望去,见他点了点头,脸有得色。樊戈来了兴趣,问道:“这里面到底是什么?”抢过盒子打开一看,见里面是一把木制的弩。

“这有什么啊?普通的弩而已,兵器房有的是!”潘坚嚷道。温球也叫道:“就是啊,我还以为你们发明了什么手枪啊火药啊,那才了不起。”

李齐骂道:“咱们以前是学旅游的,又不是兵工厂的,谁会造那些?我敢保证,在冷兵器时代,我这个发明的意义绝对重大!”

樊戈见他这么说,便问道:“阿齐,那你这发明叫什么名字呢?”

李齐来了精神,清了清喉咙道:“你们听好了!我们俩发明的这个弩可不是一般的弩,它叫做――‘点七五连射弩’!记住了!”

“哦?”众人一听这名字,还真象那么回事,郑伟溪打趣地问道:“这家伙有什么功能啊?能和诸葛亮的连弩比么?”

李齐笑道:“我还没有见过连弩,谁知道它多厉害。但是这‘点七五’功能肯定比它多。经过我和唐铁锋用力学角度反复改良,相信当世再没有比这更厉害的弩了!”说到这里他从樊戈手中拿过弩,望门外便走,道:“你们跟我来!看它的厉害!”

众人便一起跟出去瞧瞧。只见李齐出屋后,东看西望,忽然看见一棵树,便道:“你们看清楚了!”便把弩对着那棵树瞄准。只见他指头一动,“嗖”地一声,有东西飞射而出,众人再一起望那棵树望去,结果他们都发现了一点:

那棵树连叶子都没落下一片,因为李齐射歪了。

李齐脸涨红得象猴子屁股,叫道:“刚才那是错误的示范!现在来真的!”他挑挑机括,又是一箭射出。但听得一声闷响,一根短箭竟把那碗口粗的树干射得摇摇晃晃,树叶被震得连连落下。而箭身更深深没入树身。

“哇!好厉害呀!”众人一起惊呼,都连忙跑过去看那棵树。

只听李齐得意地介绍道:“‘点七五连射弩’,箭身圆柱型,直径和香烟一样约0.75厘米,穿透力强,具有一般弩箭1.2倍的射程,换箭方便,可连环发射,也可以一次发射六支箭,而且弩身短,携带方便,若在箭头上药后,绝对是终极的杀人武器!”

樊戈叫道:“李齐,你们实在太厉害了!居然能造这种东西!”陈京龙也难掩激动地道:“太好了!有了这个,再不怕袁绍的弩兵了!”众人一起点头。

李齐和唐铁锋见众人这么说,都十分欢喜。

“不过,”樊戈忽然脸色一变,道:“这东西的制造方法绝对不可外流,不然后患无穷。”众人一听都连连点头。他们幽州军以骑兵见长,而弩兵却是骑兵的克星。若别人用这个武器对他们,那可十分危险。

李齐和唐铁锋相视一眼,都点头道:“大家放心,我们知道该怎么做。”

众人回到大厅,陈京龙说道:“最近咱们收到了几个消息,看来情况有些不寻常,所以今天大家碰个头,商量一下。”

樊戈等人见他神色凝重,便一起肃容,静心听他的话。

陈京龙望了郑伟溪一眼,后者点头,道:“根据我的眼线提供的消息,最近我们的‘邻居’们都有很不寻常的举动:袁绍最近开始在青州和冀州聚集大批兵马压向幽州边境,两地军马人数共计已经超过十万,而且还在增加,不知是什么意向?另外,袁绍最近不断派人和孔融、公孙康和羌人联系,除了孔融,其余两处的兵马调动也有些不寻常,他们的目标似乎都有一个,那就是我们的幽州。大家看,这到底是怎么回事?”

众人听了,都不由得紧张起来。樊戈皱眉道:“难道袁绍想五路大军一起上?”

陈京龙摇头道:“我觉得不会,公孙康和袁绍没有交往,而孔融还曾经和咱们一起对抗曹操,应该不会平白无故来惹咱们。”

潘坚也展颜道:“是啊,而且袁绍上一次损失很大,应该不会这么快恢复得了。我们不必太担心。”

樊戈见二人这么说,便不做声了。

李齐却很兴奋,叫道:“有敌人来就最好!让他们见识一下我的‘点七五连射弩’的厉害!”

陈京龙微笑一声,道:“我们幽州现在共有军士十五万八千,虽然人数不够袁绍多,但我和樊戈的意思一样,兵不在多而在于精,我们的军士本就能征惯战,经过这数年训练更进一步,远在袁绍军之上。而且我们刚得幽州,若是大量征兵必定引起百姓不安。所以我看这数量也够了。”

潘坚说道:“我也这么想,当然,咱们的财政收入丰厚,要征兵也还是不怕的。”

花文西也接口笑着说:“你这‘财政部长’真会邀功,还好我这‘农业部长’也做得不坏,最近几年年年丰收,粮食都堆满仓库了,就算再增加五万人,也够吃一年有余。”

众人听见二人这“财政部长”“农业部长”的称呼,都哈哈大笑。笑过后,廖画说道:“不过也不能太轻松,我们还是要密切注意袁绍军的动向,不可掉以轻心。”

郑伟溪应道:“放心。而且根据我的消息,冀州、青州与并州虽然动荡不安,饥民遍地,但是袁绍一样征收粮草,税收沉重,所以他的财力物力与军力在这几年还是有很大增长。”

樊戈听到这里,忽然怒道:“袁绍那家伙真不是东西!完全不顾老百姓死活!最近我接收那些难民,很多人被他逼得家破人亡,有的只剩下个孩子,看着那些连鞋子都没有、连地上的东西都抢来吃的孩子,我真想捉那袁绍来痛打一顿!”说着一拳用力锤在身前的桌子上。

众人见他眼睛泛红,自己心里也都不好过。人都是有恻隐之心的,更何况看见那些受苦的无辜的孩子?

陈京龙说道:“我也知道大家的想法,不过现在我们确实还吃不下袁绍。只有等时机。现在我们能做的,就是先让逃难到幽州来的人有衣穿,有饭吃,只能如此而已。”

潘坚拍拍胸脯道:“对!资金方面我来设法调配!”廖画也道:“人力安排交给我!”樊戈豪气地道:“别忘记了还有咱们的军士们!”花文西见大家都这么热情,也不甘落后地道:“粮食方面,我来安排!”

“好!”见大家齐心,陈京龙也很欢喜,樊戈忽然道:“另外,我们在忙内政的同时也要有所防范,我建议增兵舒华与马涛那边,万一袁绍和羌兵来犯,我们也不会太被动。”

陈京龙点头赞同。樊戈又道:“另外,李齐和唐铁锋发明的连射弩代完全通过试验后,可以大批量生产,这东西对增强防御大有好处!”

“嗯!就这么定了!”陈京龙又点头道。

“最后,还有一个问题,”樊戈忽然说道:“万一不止袁绍,公孙康、羌人和孔融也来凑热闹,咱们怎么办?”

陈京龙笑道:“还能怎么办?凉拌咯!”众人一起大笑。郑伟溪道:“放心吧,樊戈,这样的计谋,能想出来的恐怕只有司马懿那么毒的人,他现在还不知在哪里呢!”

谁知道,没有多少天后,他们收到了五道紧急军情,那时候便再也笑不出来了!

因为樊戈说中了!

“禀报主公!袁绍起十万青州兵,望平原而来!”

“禀报主公!袁绍起十万冀州兵直逼幽州而来!”

“禀报主公!公孙康声称为公孙家报仇,起辽东兵十万南下!”

“禀报主公!五万羌兵由元帅莫里极统领,引兵来犯!”

“禀报主公!北海太守孔融领三万兵犯境!”

五个消息,接踵而来!一时间整个幽州人心惶惶。陈京龙急得坐立不安,连夜急调赵云、樊戈与荀攸等所有文武官员到府上商议军情。

正是:将军一夜白发生,力挽狂澜凭何人?

不知众人商议得如何?

\')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