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十、弗如也!吾与女弗如也。
作者:三才童子      更新:2017-12-19 12:26      字数:1396

七十、子谓子贡曰:“女与回也孰愈?”对曰:“赐也何敢望回。回也闻一以知十,赐也闻一以知二。”子曰:“弗如也!吾与女弗如也。”

朱熹集注:女,音汝,下同。愈,胜也。一,数之始。十,数之终。二者,一之对也。颜子明睿所照,即始而见终;子贡推测而知,因此而识彼。“无所不悦,告往知来”,是其验矣。与,许也。胡氏曰:“子贡方人,夫子既语以不暇,又问其与回孰愈,以观其自知之如何。闻一知十,上知之资,生知之亚也。闻一知二,中人以上之资,学而知之之才也。子贡平日以己方回,见其不可企及,故喻之如此。夫子以其自知之明,而又不难于自屈,故既然之,又重许之。此其所以终闻性与天道,不特闻一知二而已也。”

这儿,历来都有个争论,就是,子贡极端推崇颜回,说颜回甩自己八条街。

曰:弗如也!吾与女弗如也。

按照外人来看,就是孔子过于稀奇颜回,而说了超越实际的性情话:不如啊,我和你都不如啊!

当然儒家弟子肯定不舒服这个解释,就解释成:不如啊,我认为你不如啊。

两种解释,都有据,与 确实可以这样两解。

但是,作为孔子的角度,他肯定只有一个意思,那到底是哪一个意思?

朱熹耍了一个狡猾,以为我看不出来,他说:夫子以其自知之明,而又不难于自屈,故既然之,又重许之。

表明,朱熹和其他弟子的观点一样,与 ,表认同。

“弗”为“不”的同源字。?水暴益,荆人弗知。――《吕氏春秋•察今》

如,往也。――《尔雅》,那么如可以解成 往、到。

曰:吾与点也。这个与,有争议,可以理解为赞同、欣赏,也可理解为 我和(得起)你,即想法一样。这两种解,都不伤说者的原意。但是这儿,就只能是前者,才可以使语意畅通。

先断句:子曰:弗如也,吾与女,弗如也。

于是就出来了:

孔子问子贡:你和颜回谁佼?

对曰:我啷个敢跟他比哟?(望:比较)他起码甩我八条街!

曰:没(差)到那个地步,我欣赏你,你还没(差)到那个地步。

只有这样解释,才能吻合当时的语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