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 请牢记 ) ( 请牢记 ) 心念所至,陶宝兴奋地绕着高山来回飞了几圈,果然除了野兽外根本不见人踪,事实上这等高山寻常猎户也上不来。无弹出广告小说 陶宝越向上飞,越觉得罡风猛烈,空气稀薄,但灵气却异常充沛,难得的是高山深处还有一处峡谷瀑布,虽然此时已经冰结,但是瀑布下却有几眼较大的温泉正热气腾腾,水雾弥漫。
陶宝落下去,在温泉眼边伸手探了一下,温热适合,清澈无比。温泉水虽然不能喝,但是用来温养道体却再好不过了。
抬头望向高山北侧,那里正有一处缓台,如果在上面凿个洞口出来,避风炼道最妙不过。只是此处食材用具皆无,恐怕要清苦之极。
陶宝自嘲一笑,自己能平安逃离京都已是运气极佳,恐怕其中与师父李昆有极大的关系,事到如今,自己还要贪图什么安适享用呢。
事实上,想要在这冰山雪岭之上凿出个洞府来是极为困难的。
缓台之上,尽是坚冰,山间罡风吹来,冰寒彻骨,手脚都要冰结住,只有依靠道元转运支持。最苦的是山岩峭壁也是硬似金钢,无论是破石道法还是火焚、风刺,都只能在上面留下些许痕迹。便是‘雳’字羲一阳火也只不过烧出巴掌大的崖石。
不要说普通人,就是一般道人,见此情形也黯然放弃了。陶宝骨子里却是个倔xìng子,越是坚难,他越是狠命地想去实现它。
如是,陶宝每rì渴饮冰,饿食雪,苦修道元,勤修道法。道元充足时飞到山崖处凿崖,道元不支时,飞回谷中浸入温泉之中,驱寒温养,一寒一暖之间,道体倍加莹玉。
苦寒之处,方见磨砾,道元尽处,才知jīng进。
冰冷的寒风吹得陶宝肤裂眼痛,脚下的冰层冻得双腿僵骨脆筋,麻木无觉,眼看着山崖在愈来愈jīng深的道法下慢慢地崩碎、凹陷进去,陶宝的道念便越加的坚定。
任何一点成功对他来说都是值得振奋的,这段艰苦的rì子对他来说既是一种磨炼,也是一个契机,事实上,当山崖凹陷进去有半尺深的时候,里面的山体的岩石同样愈加的坚硬。所谓的移山倒海,只存在于传说之中,想到成为传说,陶宝知道,只能是从这一块块的山体岩石开始。
一晃儿,时间就过去了一个月。
一个月里,陶宝没有睡过觉,也没有吃过一点肉食,纵是有一天一只野羊在温泉旁喝水时,陶宝也没有宰了它,烤上一顿美味的yù望。
山岩在他不停的道法磨砾下,整整深入山腹有一尺之深。而陶宝的肤sè已经变成了异常的赤红sè,双眼在风痛了几次后渐渐好转,纵使风狂雪暴的天气里,他的眼睛也能目视如常。山中的气侯最是无常,也极为可怕。白天还是艳阳高照,到了夜里可能就是暴雪狂风,天黑的如末世一般,没有一点光线,空气中的灵气混沌不堪,甚至连道火都无法施出。
有一次陶宝胆大包天地在风暴中驾起昆翅遁,结果刚刚腾起身来,便被狂风一卷,晕头转向,七昏八眩地不知道被旋到什么地方去了。等到风停下来后,陶宝才发觉自己竟然被吹到了百里之外,他一路飞遁回去竟然还花了一个时辰。等到下一个暴雪天,陶宝先给自已施了重身术,然后再驾昆翅遁法,虽然少了灵动,但在风暴中却可以支持住身子,勉强遁走,从此以后,陶宝便喜欢上在狂风暴雪的天气炼习昆翅遁法,结果遁法jīng进之速令他自己都瞠目结舌。
越向山体内越发缓慢,整整一个冬季,陶宝方才开拓出一丈方圆的洞‘穴’。此时他的目标便是要开凿出一个宽阔的洞府,做为自己的住所,至于青松道派,现在反而到不急于一时了。饶有兴致地,他将此山叫做落巢山,峰为飞天峰,取‘落巢隐居,一朝飞天’之意。
冬去chūn来,落巢山渐渐冰雪消散,露出青sè的地衣,风和rì暖,虫鸟出行,山谷中先是潺潺之声,忽然有一天,轰然一声,大水发至,瀑布飞流,裹下碎冰无数,化做湍流向下游河湾而去。
洞府深入一丈,他所熟识的却不过一千一百三十三个字。要想将这些阳文俱用手画出来,还可以产生道法,实在是个浩大之极的工作。纵是陶宝天资聪颖,xìng格坚韧,也不禁地有些迟疑。就以平均每个字笔箓三百个变化,一千余字,也是近四十万种变化,而且可以肯定变化只会多,而不会少。这样一来,自己究竟还有没有必要再去尝试这种道法了。这个疑问整整困扰了陶宝三天。直到他看到符箓笔谈其中的一段记叙时才下了决心。那段文字是讲,符箓本质上就是道法的积蓄,它是属于高级的消耗品,但是消耗品永远是消耗品,总会有用完的那一天,而只有真正的道法才是道人最根本的根本。所以,赵便如虽然是京都甚至是北域最著名的符箓大师,但是他仍然苦修道法,只不过他所修的道法与众不同罢了。
陶宝下定决心,他虽然博采众长,学有青松、碧水、宸乙、羲一、桃门、问月等多家道法,但是没有一种道法是真正属于他自己的。因此,无论多么困难,他都要将这个偶然妙手天成习来的独门道法发扬光大。成为自己最重要的底牌。
只是如果要完成如此大的工作,所需要的时间实在太多了。这势必会影响到他的修行。灵光一闪,他想到了一个可能,幻光石。
他这颗幻光石是当rì侯文书偷偷塞给他的,只有弹珠大小,却也比在大珍阁见到的那颗要大上许多倍。陶宝无法知道幻光石与灵光石到底有什么区别,但是如果说灵光石是逆天的奇珍,那么,可以复制这种奇珍的东西恐怕更是奇珍了。相信,侯文书一定会给自己留下一颗更好的,但是像在老丁手中那颗西瓜大小的,应该是没有了。
在这一年里,陶宝从来没有拿出这颗幻光石过,原本在他看来,自己有了上次光界的感悟后,至少在十年之内是不必再进入光界感悟了。甚至要等他进境大道士后才会再次进入幻光石里的光界。
谁知道路转峰回,为了修炼阳文箓典,他只能借助幻光石。但是此次又不同于上次,上次是四个人同时进入,其中又有老丁新晋的大道士在,自然有些底气。现在只有自己,虽说隐在山腹之内,但如果发生意外,可算是连个帮手都没有。
陶宝看看四周干净齐整的洞府,心中一动,抬手向头顶上打出一套道法,击落下几十个坚硬的山岩石块。他打算在上面再修在一个秘密洞穴,而把下面的洞府摆弄成许久没人住过的样子。结果当他完成后,还是觉得不保险,干脆在里间的墙壁再凿开一个秘室,秘室中连着三个秘室,这样,就算是有人闯进来,看到秘室套着秘室,注意力便会完全被吸引过去,从而忽略了头顶这个真正的洞穴。当然,这只是陶宝谨慎的一面。当这一系列的工程完工时,时间又过去了两个多月。
当一切准备就绪后,陶宝藏身在洞穴内,将幻光石拿出来放在身前,深沉的道念落在幻光石散放出来的道光上,进入光界之中。
与之前的经历一样,在光界的世界中,陶宝只不过是最微小的尘埃一样,他躲在一个体形庞大的角兽背上,随着它一同经历自然的磨炼,见证了它的强大荣耀、也见证了它的衰老和卑微,直至死亡。然后,陶宝重新换了一只飞在高空的苍头金雕,与它一同展翅高飞,不断地冲击长天乌云。
在光界之中,时间是最漫长而又似乎非常的迅速,那是一种神奇的感觉,好像是一个长长长长的梦,在梦中时间一点点的蹒跚,而醒来时,你又会觉得不过是一眨眼的工夫。
陶宝实在低估了被他冠以《阳文箓典》道法的创造。他整整穿行了一百多个光界,做了近一百余万次的阳文手箓,结果只有三十七个阳文可以施发出强弱不一的道法。
当下一个光界自行消失后,陶宝从幻光石中脱离开来,他看了看沙亭,时间竟然过去近一天,只剩下几百颗沙子在慢慢地流到下面的沙盏中。原来,不同大小的幻光石或者灵光石,对于时间的曲折也是不同的。
陶宝将沙亭再次翻转,再一次进入光界。